命运交响曲
热4已有 81 次阅读聽 2010-12-16 20:57身上,即而又被过往的车辆匆匆带走。。。。去向哪里?是不是每一片的黄叶去了不同的地方?让人一阵阵地怜
惜。人生的归宿不也是这样吗,花开花落,潮来潮去,完成了使命必定归宿。有的人悄然无憾而去却留下了一颗
永远闪光发亮的原点,不论什么时候想起总是让后人怀念感激至深。每个人都在匆匆寻找着归宿而却有着不同的
风景,不同的志向,把握着不同的命运。古人有几句老话说:有心要求功名的,一定可以得到功名;有心要求富
贵的,一定可以得到富贵。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就像树有根一样;树有根,就会生出丫枝花叶来。一个商人的
眼光决定了生意的失败;一个学者的眼光决定了他一生的艺术生涯;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决定了他是红遍全球还是
遭人白眼,因此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的眼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幸福。然而命运总不是一帆风顺,它也会时时和我
们作对,就如大海上的一只小船,我的世界任我行,却时时有暗焦的出现,天气的变化,有早上的太阳突然的倾
盆大雨,只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不会总是风平浪静,大部分的运气都不会那么顺。但命运却不尽相同:有人一生平
安,姬养天年;有人却天灾人祸,青年早夭;有人大富大贵,多子多孙;有人却贫困潦倒,漆下无人。。。。世
事难料,难到真是幂幂之中自有天意?很多人都相信有天意在,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强,强不过
命",于是这些人得过且过的地过着日子,一旦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就开始怨天尤人,顶多也是“尽人事,
安天命”。但是天命是什么,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怎么会知道?即使知道了,如果天注定如此,无法改变,那
么知道与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人人都想事事如意,但人生却总是不如意十之八九,难道这些不如意真的是天定
的,是我们无法避免和摆脱的?难道,我们在命运面前真的只是待在的羔羊?。因为上帝不是带着和平而来,他
是带着刀剑降临的,只是当人们自觉自愿互利互救的时候他才会懒洋洋地伸出他手中的橄榄枝,以向人照示它的
威力和公正。 一般人,对命运多是感到很迷茫,论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简单。
因为这个学问很深,如果对命运真正的了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了。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乱
象,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首先要认识自“我”。
聽
聽
解释"我‘,才会明白”我'是主人“身”是客人。主人就是历经劫难长丗而存,没有所谓的生也没有所谓的死。
客人则是改变形象,改变模样,忽然去了又忽然来了。好像出门远行的人,有时候乘舟坐轿,有时候则骑马开
车,只是每次乘坐的工具有种种不同,人却没有变化。出行人乘坐的舟,车,马是“身”,而乘舟车轿马的人
是”我“。又比如人演戏,同一个人有时候扮演帝王,有时候扮演官吏,有时候扮演乞丐,这些只是角色上的种
种改变。帝王,官吏,乞丐是"身',而扮演帝王官吏乞丐的人是”我“。从这一角度来说,那个能够看,能够听
的,是“身”;能够操纵,只会看和听的,是“我”。身有生有死,所以眼睛到老了就昏花模糊看不清东西,耳
朵到老了就不好使,渐渐听不清声音。“我”却没有死,所以眼睛虽然昏花了,但却不影响指挥他对事物的感知
能力;耳朵虽然听不清,但心灵却不会失去对世界万物的听觉感受。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得到大体,“身”能被';
智力低浅的人则随从小体,“我“反而被“身”所用。
聽
聽
阴阳气数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可说没有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
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聽
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
恶的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
长寿变成为贫贱短命。“立命之学”,是为了勉励世人奋发向上,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气数,虽由前生造
因而定,但命运的好坏,却随着此生心性之状态而改变,因此以立命之说开宗明义。
聽
聽
宗存心仁慈,开药店是以救人为目的,利润不在乎,只要生活能够维持,店面能够维持下去就可以。不是以赚钱
为目的,不是一个人享受为目的,是以利益社会,帮助苦难的众生为目的。他存这个心,所以他能够维持一百多
年。如果子子孙孙不变祖先的宗旨,他的公司行号必然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不像现在许多人开公司,开不到两
三年就倒闭了,这就是德薄。殊不知命运还有个后天的变数,那就是我们这个血肉之躯尚且还有一定的数;而义
理的,道德的生命,哪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呢?
聽
聽
入大石很深,之后再射便怎么也射不进去。李广之所以能把大石射穿是因为他“精诚所至”的缘故。人们在做事
情时常常会在潜意识中给自己一些限制,比如认为大石是绝对不可能射穿的,殊不知正是这些限制阻碍了自己的
成功,人的潜意识能有多深谁知道呢,我们怎样用常理把它限制住呢?一个人真诚到没有一丝妄年,一心只做一
件事,总会受到自己意料之外的效果,这是比喻一个人的真诚之心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命运以至
诚以至诚感格而改变了命运,转移了命运。苦难不一定是坏事情它总是带给人们一想不到的智慧,却在成就着每
一个人的成功。弥尔顿如果不是失去视力可能写不出精彩的诗篇,贝多芬则可能因为耳聋才得以完成更动人的音
乐作品,而海伦凯勤的创作事业完成时受到了耳聋目盲的激发,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那么悲惨逼得他几乎
要自杀,他可能难以创作出不朽的《悲惨交响曲》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因为本身命运的悲惨,才能写
出流传千克的感人小说。
聽
聽
了。兴致来了,就去求,兴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喜好音乐,若是到了极点,那么齐国的国
运大概可以兴旺了。但是大王喜好音乐,只是个人在追求快乐罢了,若是能把个人追求快乐的心,推广到与民同
乐,使百姓都快乐,那么齐国还有不兴旺的吗?”我们求心里的愿望不也是这样吗,要把所求的事推广到积德行
善上;并且要尽心尽力的去做,那么命运与福报,就能够有我们自己决定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