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热4已有 57 次阅读聽 2011-08-20 08:40聽
天天上班忙碌,总也脱离不了喧噪的杂音杂事,杂七杂八,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永远实现
不完的计划且在一 —排成參插不齐的横队,等待检阅调整,这样的队形总是很正常需
要慢慢地调理解决,然而目标终存在。但时间总是毫不留情拒绝你的请求而会因此放慢
脚步给你这样的机会,我们总在寻找机会百思不解乃至突破,从否定——肯定——否
定——这样的过程去毫不犹豫完成这样的一种使命。
聽
聽
难得有这样一个安静余下的空闲,突然四周鸦雀无声,透过窗外蓝天碧云,连这样的空
气也会一尘不染,我将贪娈自由地用我一双带满尘灰的脚,闲遐在这圣神的领域里。如
果你从那里经过,你就会听到有熟悉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在我峡谷里穿梭,而那眼泪就
挂在熟悉的梦里,那里有神圣的生命,那里有我灵魂遥远的思念,那是苍茫宇宙的一扇
窗户,是最初和最后永恒的启示,那窗户之外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对他的凝望中我们
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他是我们想象的唯一至高无上的法则,天地岁月依旧,万物
生灵却在凋零,心灵上已长出老茧,眼眸深处的圣洁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你好吗?古老
记忆中那棵泽蔽千秋的菩提树。请再给我一点点绿荫,我将在你最后的绿荫里长跪不
起,用我已然浑浊的泪水浇灌你的胡须。它将和我呼吸形影不离。它又像一泓涓涓细流
的小溪,悄然无声的流逝,它是那样的平静,甚是没有一丝波纹或漩流。而此时,我想
起了无人释读的咒语,因因而果果,愿所有的人都为之顶礼并因之超脱无近的轮回。
聽
聽
英国的科学家约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的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物
质沟通这就是灵魂的构造。。。这个非物质的东西是胚胎时期或极年幼时进入肉体的,
这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它控制着大脑,就好比人脑只会电脑。他使大脑内的
脑神经细胞发动工作,这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任然存在并仍能有
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如此逐步搜求;生命随意失去,但表现于其中的生命
原理,并未消失。它就是永恒不灭的意志,人类一切形上的,不灭的、永恒的东西,皆
存在于意志之中。同时,普路塔可为我们保存的恩匹多克里斯的优美诗句,也很明显地
说出了这样的现象:“认为存在的东西由生至灭、以至归于零的人,是个欠缺深沉思虑
的愚者。一个贤者,绝不会在我们短暂的生存期间——此称之为生命——为善善恶恶所
烦恼。更不会以为我们在生前和死后皆属乌有”。
聽
聽
然而脑子却突然一片空白,只听到钟表的滴答声,有规律有节奏从来不会受任何干扰而
停留一分钟,也不会受任何阻力而阻止它的飞速,而此时它和我心脏跳动的节拍相吻
合,而我永远战胜不了它,它真正的生存只是“现在”,“现在”不受阻碍地向“过
去”疾驶而去,一步步走向死亡,但是,“现在”往往一转眼即成过去,“未来”又茫
然不可知,但若就身体方面来看,人生的路途崎岖而坎坷,充满荊棘和颠簸;肉体生命
的死亡经常受到阻窒,受到暂缓,使我们的精神苦闷也不断地往后延伸。一次接一次的
呼吸不断地侵入,预防了死亡。如此,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和死亡战斗着。当然最后必是
死亡获胜。这一条路径所以呈现的那样迂回,是因为:死亡在未吞噬它的胜利品之前—
—就是我们从开始诞生到归于死亡之前,每一时刻都受它蓄意的摆布。但我们仍非常热
心,非常慎重地希望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命,那就像吹肥皂泡,我们尽可能把它吹大,
但终归会破灭。最终它将把所有疲倦的生命带向梦中的草原,完成的也好、继续的也
好、停留的也好、。它唯一不能抓住的就是灵魂的对抗,唯有的就是每一天都是一次短
暂的生命;万物苏醒、获得一次新生;每一个清晨都是一次初始,尔后万物都要静止安
息,随时如同一次暂时的死亡。
聽
聽
所谓人生,就是欲望和它的成就之间的不断流转。就愿望的性质而言,它是痛苦的;成
就则会令人生膩。目标不外是幻影,当你拥有它时,它即失去魅力,愿望和需求必须再
重新以更新的姿态出现。没有这些轮替,则人便会产生空虚、厌倦、乏味无聊。这种挣
扎,也和跟贫穷搏斗同样痛苦。——愿望和满足若能相继产生,其间的间隔又不长不短
的话,这是苦恼时最少,也就是所谓幸福的生活。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摆脱它们,
而立于漠不关心的旁观地位,这就是通常所称“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纯粹的悦”,
如纯粹认识、美的享受、对于艺术真正喜悦等皆属之。但这些都需具备特殊的才能才
行,所以只惠予极少数人,而且拥有的时刻极为短暂。因此他们的智慧特别卓越,对于
苦恼的感受自然远较一般人敏锐,个性上亦与常人截然相异,所以他们必然难逃孤独的
命运。
聽
聽
连普利紐斯都说:“任何人内心都有·得救第一·的念头,所以自然赋予人类最大的财
富,无过于取得适当时机而死。”
聽
莎士比亚也让老享利四丗说:
聽
嗷!
聽
人们苦能读出命运的天书,
聽
若能看见时间的回转,看到命运的嘲笑,
聽
看到“虚幻无常”华为形形色色的美酒、倾满一杯杯
聽
不同的杯子。
聽
现在处身非常幸福的青年,
聽
若回头眺望,
聽
他曾摆脱多少危险和苦难,
聽
他也许将寂坐迎接死亡。
聽
最后,我再举拜伦的诗为证:
聽
试数数看你一生中所有的欢喜,
聽
再数数你没有烦恼的日子究竟有多少?
聽
纵使你现在拥有些什么,
聽
但最善之策是不要存在。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